在大鹰爪下记事
——读赵先锋长篇小说《内蒙古谍战笔记》卷一
作者:许氶
首先我要说,作家赵先锋的长篇小说《内蒙古谍战笔记》惊艳了我。
提到赵先锋,一定绕不来北疆大地,他像一匹耐力持久的蒙古马,总是奔走在充满闪电的夜晚,而所踏过的脚印更是让人出其不意,我们都称其为北疆地域的“文学灯塔”;这点绝无吹嘘之意。当我读罢这部将北疆物事和历史悄然结合的谍战小说后,心中窃喜,随后禁不住拍手叫绝,文字内里崎岖,大量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人物以及小说中的奇景奇观堪比一场好莱坞巨片,活脱脱被这个“灯塔”照亮了。很亮,在这海的尽头即草原的地方,这位既是诗人又是小说家,近年来又同时搞起电影事业的人,操刀老本行,显然无意中开辟了另一条叙事蹊经——“公路谍战小说”,或说这是首部中国的“公路谍战小说”,仅从这点来看,就足以让更多的读者去细品。
读这部小说,就是在走一条惊险的路,因为故事本身的翻山越岭和长途跋涉,带着读者领略北疆地域独有的自然和人文属性,同时结合抗战和边疆谍战特有的视觉效果,更是将这部小说的阅读趣味扩大化。例如开头,从莫斯科郊外的夜晚说起,直接拉长了叙事本身的空间距离。读者沿着主人公的轨迹穿过草原、戈壁、大漠、河流、丘陵,也会跟着一度冒汗,这正能体现出赵先锋在行文上娴熟的技巧处理。小说就是说话,甚至故事大于叙述,赵先锋的这部剧本式小说无疑模糊了传统小说的抒情色彩,持续加大人物间的对话,通过大量的对话将阅读小说的过程提升到看美国大片的视觉和听觉过程,整体上更像夹带了3D效果。当然这种强烈画面感的支撑和赵先锋的诗人身份不无关系。这里不得不提到赵先锋的诗人身份,和这位“文学灯塔”认识之初,因为诗歌,他总能用自己文字中最强的光照亮一片土地的死灰,甚至足以割裂年龄的界限,让彼此的灵魂火烧火燎,即便最深的夜也同样激昂着。
语言是诗人的匕首,也是小说家的刺刀,赵先锋的语言足够锋利,纯粹诗性的语言更是给这部小说带来别致的想象。例如在描述老驼头对赤胡狼群中写到:一只赤胡狼半个时辰就能吃完一头牛,两排白茬茬的、钢钎一样尖锐锋利的牙齿能把人一口拦腰咬断。它们喜欢嚼牛脖子、羊脖子、人脖子,不管什么脖子。它们饿疯了的时候,狂奔的蹄声如闷雷滚过水面,浑身散发的血腥气,就算是一座山也要被它们撞碎两块巨石。实话说,类似这样的句子恐怕国内再寻不出第二人来,这是经过几十年来诗歌化语言训练后的结果,短短几句便可看出赵先锋的性格,痛快、火焰般剧烈燃烧着,他仿佛不仅在写一只赤胡狼,更像在写自己,一种不多见的冲击力和对生活的热度。或者说这是生长在北疆地域的诗人独特的经验体质,情感和共情力,某种程度和诗人温古的“在大鹰爪下签名”类似。语言是赵先锋的匕首,一位坐在酒桌深处的诗人,比失恋的人更易醉,赵先锋不会醉,或说很少醉,亦或说他的醉是一种诙谐,是用海浪般的语言不断击打的天际。语言说到湍急处,必会产生诗意的浪花,赵先锋的语言就像悬崖边湍急的大河,总会闪出一层又一层浪花,这点上吻合小说的情节,急促有致,最终他独特的语言轻松驾驭素材的优势就露出来了。
当然,除过叙事和对话,赵先锋以景写事的能力也毫不逊色,例如:一只豹鸦盘旋在马王沟的上空。半天了,既不飞走也不停落,王景农歪着脑袋盯了它很久。他将物象用到极致,他精准地叙述着细节,这种语言的奇观和底色正是他诗人身份的再度体现。除此之外,这部小说的主线亦崎岖,所涉及的文化之庞杂,历史之交错足以看出赵先锋有着庞杂的知识体系和阅历。尤其是小说后半段中,主人公意外发现的疑似成吉思汗陵确定是煤田,全身而退之前引爆了瓦斯,从而消灭了日本特务头子,更是峰回路转,颇具神秘性,这也正是这部北疆地域的公路谍战小说中的猎象和奇景奇观之一。
回头审视,这是一部立意独特的小说,里面夹杂的种种事件足够有趣,文学性和文本质量亦是上乘,这是赵先锋给这片土地做出的又一个灵魂工程的巨大贡献。愿文学灯塔常亮,在那些杯与杯碰撞的日子里,众神选择了彼此的叙述对象,赵先锋算其一。
作者简介:许氶,90后,陕西人,诗人,动物营养学青年学者,屡获全国诗歌大奖,现居呼和浩特。
微信读书阅读链接:
微信读书9月联合出品精选书单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86FIpbZ-JxCiXjl3e605g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