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8年,一间简陋的茅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啼声。
农民朱五四抱着小小的儿子,他感到欣喜,但更多的是忧愁。
因为他已经有二个儿子,两个女儿了,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了。但生活如此窘迫,他仍没有抛弃孩子的念头。
“
孩子他爹,名字想好了吗
?”妻子问朱五四。
“
你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你排行老三,就叫重八,朱重八
。”朱五四喃喃自语说道。
在元朝,平头百姓如果没有上学或者做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以孩子出生的日期命名。
朱五四的父亲就叫朱初一,估计就是初一那天出生的。
《明太祖实录》中是这么形容:姿貌雄杰,志意廓然。
朱五四有二份工作:一份是卖豆腐,另外一份是帮地主刘德种地。即便朱五四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也仅仅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元朝当时有四等人制,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第三等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
朱五四一家就是等级最低的南 人,长年的苛捐杂税压迫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朱重八的工作就是帮刘德放牛,当时的他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每天能有一餐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如果顺利的话,朱重八会在成年时候娶到村里心灵手巧的姑娘小芳,然后生个儿子,儿子再帮刘德放牛。反反复复,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元朝的苛捐杂税徭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但意外还是比明天先来临了。